技術文章
【JD-CQ4】【競道科技,十年蟲情監測設備廠家,歡迎詢價!】
物聯網自動蟲情測報燈安裝與日常維護的基礎要點
物聯網自動蟲情測報燈作為農業蟲害監測的核心設備,其安裝規范性與日常維護質量直接影響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設備使用壽命。掌握基礎的安裝與維護要點,能確保設備穩定運行,為蟲害早期預警提供可靠支撐,以下從安裝與維護兩方面詳細說明。
在安裝環節,需遵循 “前期準備 - 現場部署 - 調試校驗" 的流程,確保設備適配田間環境。安裝前準備需重點關注三點:一是選址,應選擇田間開闊、無遮擋的區域,避免樹木、房屋遮擋誘蟲燈光(遮擋物與設備距離需大于 5 米),同時遠離路燈等強光源(距離不小于 30 米),防止干擾誘蟲效果;地塊選擇需覆蓋監測區域中心位置,若為大田作物,按每 100-200 畝 1 臺的密度布設,確保監測代表性。二是設備檢查,開箱后核對主機、誘蟲燈、太陽能板(若為光伏供電)、支架、固定螺栓等配件是否齊全,通電測試設備開關機、燈光亮起、攝像頭拍攝及數據傳輸功能,確認后再運輸至田間。三是工具準備,攜帶卷尺、水平儀、扳手、螺絲刀等安裝工具,若為水泥基礎固定,還需提前準備水泥、砂石(基礎尺寸建議不小于 60cm×60cm×50cm,確保承重穩定)。
現場安裝需按步驟操作:第一步固定支架,若為水泥基礎,將支架底部與基礎預埋螺栓對齊,用扳手擰緊固定,通過水平儀調整支架垂直度,避免設備傾斜;若為臨時安裝,可采用地埋式支架(埋深不小于 40cm),填充砂石夯實,確保支架抗風能力(能抵御 6 級以下風力)。第二步組裝主機,將誘蟲燈安裝在主機頂部卡槽,連接電源線(若為光伏供電,需正確連接太陽能板與蓄電池,注意正負極區分,避免短路),再將攝像頭、蟲體收集盒等部件按說明書安裝到位,確保攝像頭鏡頭正對收集盒,無遮擋。第三步部署數據傳輸,插入 4G 流量卡(選擇信號穩定的運營商),在設備控制面板選擇聯網模式,待屏幕顯示 “聯網成功" 后,通過手機 APP 或電腦端平臺查看設備在線狀態,確認數據能正常上傳。安裝后需調試校驗:開啟誘蟲燈,觀察燈光是否均勻亮起,攝像頭是否能清晰拍攝收集盒內模擬蟲體(如放置少量紙片),數據上傳是否實時(延遲不超過 30 秒),若存在異常,及時調整攝像頭角度或檢查網絡信號。
日常維護需定期開展,保障設備持續穩定運行。首先是定期清潔,每周需清理蟲體收集盒,倒出蟲體(分類保存或按規范處理),用軟毛刷擦拭收集盒內壁及攝像頭鏡頭,避免蟲體殘留或灰塵影響拍攝清晰度;每月清潔誘蟲燈燈罩,用干布擦拭表面污漬,若燈罩破損需及時更換,防止雨水進入主機內部。其次是部件檢查,每兩周檢查支架固定情況,若發現螺栓松動,用扳手擰緊;檢查電源線、網線接口是否牢固,光伏供電設備需清理太陽能板表面灰塵(用清水沖洗后擦干),確保發電效率;每月檢查蓄電池電量,若設備顯示 “電量低",及時排查是否為太陽能板遮擋或蓄電池老化(正常蓄電池使用壽命約 2-3 年,老化后需更換)。
故障排查是維護的重要環節,常見問題需掌握基礎處理方法:若設備無法聯網,先檢查 4G 卡是否插好、流量是否充足,再查看田間信號強度(可通過手機查看該區域信號,若信號弱,需調整設備位置或加裝信號放大器);若攝像頭拍攝模糊,除清潔鏡頭外,檢查鏡頭是否偏移,通過設備控制面板調整焦距;若誘蟲燈不亮,先檢查電源連接,再更換備用燈泡(選擇與設備匹配的波長型號,如 365-400nm 頻振式燈泡),若仍不亮,需聯系廠家檢修主機電路。此外,需建立維護臺賬,記錄每次清潔、檢查、故障處理的時間與內容,便于追溯設備運行狀態,同時在雨季來臨前,檢查設備防雨罩是否完好,確保主機內部不進水,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遵循上述安裝與維護要點,能有效提升物聯網自動蟲情測報燈的運行穩定性,確保其持續輸出準確的蟲害監測數據,為農業蟲害早期預警與精準防控提供有力支持。